365体育网址

图片
中国政府网 |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区人大 区政协 网站专栏
| 无障碍 | 敬老版 | 登录 | 注册 网站支持IPv6
网站专栏
首页 走进大足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营商环境 政民互动 大足数据
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>走进大足>大足文化> 石刻文化

下窥云雾隐神龙 ——大足唐宋石刻龙形象

日期:2024-03-17


宝顶山第29号毗卢道场。

宝顶山第14号毗卢道场龙柱。

宝顶山第29号毗卢道场局部。

宝顶山第12号九龙浴太子。

北山石刻第136号转轮经藏窟(正面)。

宝顶山第16号云雷音图中的雨师。

南山石刻三清古洞。

石门山十圣观音洞正壁。

妙高山石窟第2号正壁主尊像。

□李小强
  在唐宋时期的大足石刻中,有一个特殊的形象,一直作为匠师们喜好的题材,数百年一直延续不断出现在造像题材之中。它,以其生动灵活的身姿,跃然于崖壁之上。它,就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的象征——“龙”。
  在石刻造像中,根据龛窟造像题材的需求,龙出现的场景,而有所不同。其中,较多出现在主尊造像下方的莲花座下,如石门山第6号正壁主尊、妙高山第3号十六罗汉窟主尊等下方的蟠龙,龙头位于正面,身体沿着底座盘旋。将龙头雕刻在靠背椅的两端,是另一种较为常见的表现形式,主要在造像主尊身后的背屏和靠背椅上,如在北山第12号毗卢佛背屏、多宝塔第52号佛像靠椅。在道教帝王一类题材造像的靠背椅上,椅背上基本都有龙头形象,具有代表性的如南山第5号三清古洞内的帝王像,体现其身份和衬托出其威严,同时,在帝后级别的造像,也是如此,如石门山东岳夫妇龛中的淑明皇后、南山三清古洞中心柱龛内的元君等。还有作为手中擒拿的龙,如石门山第10号三皇洞天蓬元帅,三头六臂,其中左侧下方的手臂,紧握龙首上毛发,龙首的威猛和伸出的龙爪,倍增主尊天蓬元帅的神威。
  在大足石刻乃至于诸多石窟艺术之中,南山第15号龙洞,则单独雕刻一龙,此在国内都是殊为少见的。这个洞窟高3.46米,宽2.10米,深1.85米。在窟内正壁仅刻一龙,身曲四折,全长7.12米,龙头向东,龙尾向西,头微微向上昂,闭嘴瞪眼,虬须怒张,鳞甲森然。其右前爪托云,左前爪按山,后两爪作跨蹬式,似正蓄势待发,向上腾飞,细细观赏,极具动感。南宋王象之编撰的《舆地纪胜》记载,“南山,在大足县南五里,上有龙洞醮坛,旱祷辄应”。而且宋人还有题诗中,也分别提及南山龙雕刻的存在,如张宗彦诗写道“下窥云雾隐神龙”,何格非题诗道“旱岁飞符起蛰龙”。可见,龙洞开凿时间最迟在南宋时期,从中也可知雕刻此龙的目的主要是兴云布雨。龙洞造像的艺术价值颇高。古人画(刻)龙章法多样,据宋黄休复《益州名画录》记载,在巴蜀地区绘龙的名家较多,如孔嵩于广福院所画之《龙》:“蜿蜒怪状,不与常同,逼视远视,势欲跃跃,时人异之”。无疑,这些艺术积累为巴蜀地区雕刻匠师们提供了丰富的营养。加之唐宋时期巴蜀石窟艺术的兴盛,为石窟开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,工匠们结合当时流行的画龙“三停”“九似”之画法,从而创作出这龛在国内少见的单独表现龙的石刻造像。
  其实,大多数造像龛窟的龙所处的位置,带有极强的装饰图样特点。如在北山转轮经藏窟、宝顶山转轮经藏窟底座上的龙,衬托出作为储藏佛教经典的转轮藏的神圣。还有北山第103号懿简公神道碑刻上方的龙,碑额两侧对称各刻三龙,交错盘结。多宝塔第60号龙树菩萨龛上方,一龙在树中缠绕飞跃,这身造像的装饰很有意思,将古印度佛教文化的龙树菩萨这位高僧的题材,与中国民间对其理解的龙、树等题材,融于一体,具有中国民间世俗化的特点。大钟寺出土的圆雕降龙罗汉,龙被雕刻在下方石台上,对罗汉作昂首状,体现出罗汉降伏毒龙的神力。
  大足石刻作为主要是在原生石壁上雕刻的艺术作品,在开凿之时,匠师们会遇到水与洞窟承重的问题,然而匠师因地制宜,采取不同表现手法,不但解决这些难题,还将龙的形象融入在其间。
  对于水的问题,宝顶山营建者可谓是极具匠心。在九龙浴太子图的上方,为圣迹池,池水常年沿着该图,下流至大佛湾谷底,匠师在此处设计为口吐冷暖二泉的九龙,龙口长伸,池水沿着龙口,终年冲洗着刚刚诞生的释迦太子,溪水又沿着卧佛前弯曲的水渠,流向谷底。这一设计,既满足了造像题材中需要口吐冷暖二泉的龙,更是将天然形成的水渠,自然地融入石刻艺术之中,不可谓之匠心别具。幽静的圆觉洞内,岩石间时常有渗水,匠师在崖壁上雕凿一长龙,形成引水的渠道,龙口下方站立一位形象古朴的老僧,中托起一钵,水经龙口下滴至钵中,又沿暗道流出洞外,寂静之际,可听见从龙口滴答的清脆之声,倍增圆觉洞的幽静之感,颇有“鸟鸣山更幽”的境界。
  作为洞窟或建筑造像起支撑作用的石柱上,也有龙的雕凿。最具有代表性是南山第5号三清古洞窟正面前的双石柱,高达3.8米,在柱身上各刻一龙,龙口相对,龙身作绕柱状,其下有祥云,远观似若扶摇直上,直上云霄之感。另,北山第136号转轮经藏窟转轮经藏,在中部的八条石柱的柱身正面,浮雕云纹,上部刻一条盘龙,龙首正面,龙身盘于云纹内,刻出背鳍和龙甲,兽形尾,四爪。又,宝顶山毗卢道场中的转轮经藏窟的龙柱设计,也沿袭此作法,不过,与前述不同的是,这些龙头基本上接近为圆雕,更倍增其生动气息。
  龙在古代世人眼中,有一个职能与生活密切相关,那就是行云布雨,这一点,在南山龙洞的宋代文献记载中就可以体现。在这里,再举一例,宝顶山第16号,是一幅雕刻风、云、雷、电、雨等诸神惩罚不孝之人的场景,其中的雨师像,左手胸前托盏,右手似持柳枝,屈膝骑跨龙身之上。该龙全长5.4米,龙口半开,身姿修长,部分龙身隐于云纹之中。这位雨师形象,正是借用龙布雨的这一特点,所以将其雕刻在骑行于龙身之上。
  仅仅从上述一些角度,不难看出大足石刻中龙的出现甚多,而且雕刻都是将想象力充分地融入匠心之中。这些雕刻作品,大多技艺精湛。除上述之外,再举一例。南山三清古洞中心柱外侧有一组图,上为一形似帝王像的天尊,头戴冕旒,双手捧笏,站立在云端之上,在其身前身后和上方,雕刻有十九位随从,手持有幡、幢、长柄宝扇、铃等仪仗器物,整幅图给人以空中疾奔之感。在下方,雕刻一龙,身作五折,龙头呈回首状,一龙爪紧握一宝珠,珠内冒出火焰,在其旁刻有一男像,双手捧一只长柄香炉。该龙踏于嶙峋不平的山石纹上,极具动感,把龙身躯的细节,与所蕴含的张力有机地结合在石壁之上,是难得的一幅石刻佳作。
  那么,大足石刻中为什么出现这么多龙的形象呢?这自然与龙在中国传统文化所占有重要作用和象征意义有关。在古代,龙不仅仅是帝王的象征,在民间看来,它还具有吉祥、勇气、智慧、灵性等诸多象征,因而深受民间崇尚。大足石刻的营建者,基本上是一般官吏与平民,这些龙的雕凿,就体现出此时期龙在民间的深厚影响。在大足石刻这些唐宋时期的龙身上,蕴含着他们对中华民族龙文化精神的高度认可,以及传承、延续这种精神的祈愿。
  (本版图片由罗国家提供)
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